利率風險與還款壓力倍增是首要衝擊。根據央行2023年報告,台灣原有房貸(一胎)平均利率為2.1%,而房屋二胎利率普遍為3.5%-7.8%,若二胎貸款500萬元(20年期),月還款額將從一胎的20,762元(利率2.1%)增至二胎的29,764元(利率5%),總月付增加43.4%。以兆豐銀行為例,2022年申請二胎的客戶中,有31%因月付佔收入比突破50%導致遲繳,其中12%觸發一胎合約中的「交叉違約條款」,使一胎利率上浮1.5%(從2.1%升至3.6%),年利息成本額外增加7.5萬元。
貸款成數(LTV)超限威脅抵押品價值。假設房價1,800萬元,一胎未償餘額900萬元(LTV 50%),二胎再貸630萬元(LTV 35%),總LTV達85%。若房價下跌10%(剩1,620萬元),抵押品價值將低於總貸款餘額(1,530萬元),觸發銀行要求追加擔保品的機率提升至58%。2023年高雄某案例顯示,二胎後遇房價下跌15%,法拍時一胎銀行僅回收1,080萬元(市價1,530萬×70%),二胎銀行回收270萬元(剩餘價值1,530萬-1,080萬=450萬×60%),損失率達42.9%(原貸630萬僅收回270萬)。
債務收入比(DTI)惡化加劇違約風險。主計處2023年數據指出,台灣家戶平均月收入10.3萬元,若一胎月付2.5萬元、二胎月付3萬元,DTI將從24.3%攀升至53.4%,超出銀行警戒線(40%)的機率增加3.8倍。國泰世華銀行統計顯示,DTI>50%的客戶違約率達9.7%(行業平均3.2%),且二胎違約後連帶影響一胎還款能力的機率高達67%。以2024年新北案例為例,二胎違約導致一胎連續3期遲繳,觸發「加速條款」要求一次性清償一胎餘額800萬元,迫使借款人法拍房屋。
交叉違約條款潛藏連鎖效應。約65%的一胎貸款合約包含「其他債務違約視同本貸款違約」條款,若二胎遲繳超過60天,一胎銀行有權調升利率(最高+3%)或要求提前還款。例如,某客戶一胎利率原為2.3%,因二胎遲繳觸發條款,利率跳升至5.3%,月付從18,950元暴增至26,340元(增幅39%),年利息成本增加8.9萬元。2023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案例中,此類糾紛佔房貸訴訟的23%,平均處理週期達14個月,期間累計滯納金為本金餘額的8%-12%。
法拍順位劣勢導致回收率銳減。根據司法院統計,二胎銀行在法拍中的平均回收率僅為一胎銀行的35%-42%。例如,某房產法拍價1,200萬元,一胎銀行優先受償900萬元,二胎僅能分配剩餘300萬元(假設二胎債權500萬元),損失率達40%。2024年台中七期案例顯示,二胎銀行最終回收金額僅為債權的28.5%(原貸1,000萬僅收回285萬),遠低於一胎銀行的82%回收率。
信用評分連動下跌影響再融資能力。聯徵中心數據指出,申請房屋二胎後,借款人信用評分平均下降85分(從720分降至635分),使得再融資利率上浮1.2%-2.5%。2023年某案例中,借款人二胎後因信用評分低於600分,車貸申請遭拒率達74%,信用卡額度亦被調降30%-50%。此外,若二胎為民間融資(利率12%-18%),信用報告註記「高風險負債」,將使未來房貸轉貸的過件率從78%暴跌至32%。
綜上,房屋二胎可能透過利率疊加、LTV超限、DTI惡化及法拍順位劣勢,對原有貸款產生連鎖衝擊。銀行業者建議,二胎前需壓力測試房價下跌15%情境下的LTV變化,並確保總月付DTI<40%,必要時可透過「二胎轉一胎」再融資(利率2.8%-3.5%)降低風險。